当前位置: 首页 >>生产服务类 >>精准扶贫 返回列表
凉亭村“五水”“五边”工作方案
发布时间:2018-07-30 16:11:24
 凉亭村环境清理方案
 
为全面统筹城乡环境治理工作,按照市政府、农场的通知要求,根据我村实际,为切实改善我村环境面貌,统筹公共服务均衡发展,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,特制定我村环境清理方案。
一、指导思想
以科学发展为指导,以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核心,以“五水清漂”“五边清污”为主题,全面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活动,着力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,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,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,建立农村环境的长效机制,改善农村环境质量,走“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”的发展道路。
二、整治范围
全村3个自然村,全面清理河、溪、沟、渠、塘 “五边” 水面漂浮物和路边、堤边、桥边、村边、屋边“五边”垃圾污染物。
三、工作任务
(一)清理生活垃圾。
1、全面清理河、溪、沟、渠、塘 “五边” 水面漂浮物和路边、堤边、桥边、村边、屋边“五边”垃圾污染物。彻底治理村庄内以及沿街、沿路、沿河、垃圾乱扔、乱倒、乱放现象。达到村庄内外无暴露垃圾、无卫生死角、无乱堆乱放、河道无垃圾沉积物、道路两侧无杂草杂物等“五无”卫生标准。
2、要建设固定垃圾点,组建专门的保洁队伍,有垃圾清运车辆,做到定点存放、统一收集、定时清理、集中处理。
3、积极开展卫生乡村创建活动,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注重家庭卫生,及时清理人畜粪便,冲刷厕所、圈舍,保持卫生清洁。
(二)整治交通沿线
1、严禁在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私自摆摊设点、集市贸易、挖土取土、乱停乱放。
2、重点解决道路坑洼不平、路面乱石多、路边乱堆乱放等问题,村组街道要经常保持路面整洁、坚实,边沟畅通,保障道路清洁、安全、畅通。同时公路沿线各村要搞好公路两侧建筑物修缮、装饰和环境卫生清理。
3、加强乡村道路清扫工作,路面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垃圾,强化公路两侧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日常监督管理,保持路面洁净。
(三)村庄绿化美化
结合新民居建设和村庄景观改造,积极引导和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、空闲地栽植花草树木、育养盆景,全面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,真正达到远看是林、近看是村、林中有园、村中有景的绿化效果。
(四)治理村容村貌
1、对残垣断壁、破旧房屋进行拆除、修复,对影响村容村貌的临街建筑进行清理。对破损的黑板报、公开栏进行修复并及时更新内容。
2、要按照规划要求,规范门店牌匾设置,严禁擅自设置、悬挂牌匾、横幅、广告,加大对乱贴乱画行为的整治力度。
3、清理河沟、水沟内的污水、淤泥、生活垃圾,并修建排水、排污管道和渗水井,保证生活污水排放畅通。
4、加大对农村乱搭建、杂物乱堆放、垃圾乱丢、污水乱泼、车辆乱停、墙面乱贴等“六乱”现象的整治力度,在村内适宜位置确定柴草固定堆放点并码放整齐,杜绝村内柴草乱堆现象的发生。
四、工作步骤
此次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实施。
(一)宣传发动阶段(6月9日—6月30日)
召开动员大会,发放凉亭村环境清理方案,对工作进行集中安排部署,充分利用广播、标语、宣传车等形式,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,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和文明意识,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。
(二)组织实施阶段(6月9日—7月30日)
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,我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分步实施。
1、村家村貌整治行动(6月9日—7月20日):村庄四周及村内主道、胡同、房前屋后,村道路两侧的排水沟、积存的秸杆、垃圾、杂草、建筑废料全部彻底清运,建立垃圾固定存放点和垃圾池,确保新产垃圾及时清运,全方位清理生产生活垃圾,力争最短时间内达到村落庄整治的目标,同时按照“五水清漂”“五边清污”标准,实现无乱泼污水、无乱堆杂草、无粪土乱占街道、无禽畜散养现象,进一步规范村庄环境卫生,使公共场所更加干净、整洁,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。
2、环境保洁整治(7月1日—7月20日):建立道路保洁、垃圾清运等长效管理机制,完善垃圾清倒以及专职或兼职保洁员,制定村规民约、卫生守则等管理规章,完善村庄设施维护、环境保洁、村庄绿化等管理制度。
3、考核验收阶段(7月20日—7月30日):结合环境卫生整治目标任务,村两委牵头组织对自然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,对工作开展迅速,成效显著的予以表彰,对不能按时完成整治任务的自然村,将进行批评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。村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把此项活动与当前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,积极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来。
(二)加强领导,健全机构。村成立工作小组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开展,村书记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各项事宜。组织村干部和村民积极参与,确保环境整治活动取得实效。
(三)明确责任,协调联动。村“两委”干部要率先垂范,深入到所联系的村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,推动各项工作落实。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,分工协作,形成合力,扎实推进。
(四)强化督导,狠抓落实。村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,对村的工作进度和整治效果进行督查落实。对先进村进行通报表彰,对组织不力、消极落后的村予以通报批评,并责令限期整改,确保完成整治任务。